民营医院品牌发展之路,做好 12 个「应」和 3 个「抓」
投票成功

2021-07-20

709

0

分享

民营医院成为三级甲等医院十分难能可贵。

 

18 年 12 月作为京津冀三地首批协同发展的试点单位河北燕达医院正式通过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成为河北省唯一一家,全国第 4 家民营三甲医院。通过三甲评审,燕达医院质量、安全服务、效益、管理等多方面有了显著的提升

 

作为民营医院,燕达是如何快速发展的?出色的品牌形象是如何打造的?河北燕达医院院长刘培宗教授12 个「应」和 3 个「抓」进行了概括总结,一起看看吧

 

 

做好 12 个」,抓好医院基础和医疗质量

 

刘院长表示,「三甲医院不是凭空来的,重点要看医疗质量如何,对此我们做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也探寻出一整套符合燕达特色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模式,总结起来是 12 个「」。

 

第一是「应有」,把应有的东西搭建起来,比如应有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诊疗体系职责体系指标体系监管体系评价体系奖惩体系等,严格按照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搭建适合医院的整体构架。

 

第二是「应培」,需要对相关部门相关人员就上述规范体系进行精准培训,培训是动态的、持续性的。

 

第三第四是「应知」「应会」,让理论化作实际,培训对象在理论过硬的基础上还要能学会标准化操作,并进行考核,考核过关,「应」才算完成。

 

第五第六是「应做」「应记」,学会之后,按照标准去做才是最主要的目的,同时将其记录,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至此,已经可以保障 80% 的医疗质量,剩下的 20% 则还需要七个「应」。

 

第七第八第九是「应查」「应改」「应评」,进行定期检查,职能部门要查,医院要查,找到问题后作出相应整改,通过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评价改进的成效。

 

第十是「应急」,做好应急预案。

 

第十一第十二是「应统」「应报」,随着 2020 版评审标准出台,国家更注重平时的质量指标检测,医院的质量指标应及时统计,进行分析审核上报。

 

抓基础,抓质量,抓医疗服务,量变达成质变

 

刘院长谈到,「上面说的主要是抓基础,抓质量,燕达医院已经形成了自己质量管理品牌,不过打造优良的品牌还得谈谈服务。每家医院都在谈服务,也都知道服务的重要性,但是可能重视程度和切入点不足,大家抓的不是很好。」

 

燕达医院去年提出了标准化服务链的理念,患者的全流程中17 个环节都建立了标准,每个环节无缝对接,对标准进行培训,督导落实,不断整改,不断完善。其中突出的一项是将满意度调查为「不满意度调查」。刘院长表示,「好多人说,100-满意度不就是不满意度吗,何必多此一举?事实上满意度调查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出服务对象的体验。第一次不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门诊不满意度45%,病房不满意度 50%,过去两者的满意度均在90%以上。通过这样的调整,能够更好的找到问题,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提炼总结系统分析,持续改善目前,燕达医院的门诊和住院不满意度约为 10%可以说卓有成效,但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持续关注和解决

 

抓好服务以后,医院的总体质量在提升,总体影响力也在提升,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目前门诊量达到十几年前建院之初的 10住院手术量也达到10 倍,说明老百姓信任我们,来我们这儿。」客观指标上,燕达医院服务能力的难度指标,主要包括病种数量,效率指标,包括时间消耗和费用消耗,在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中名列前茅同时心内科、神经内科,骨科、妇产科等也形成了一批区域性优势学科,创造了良好的口碑。

 

刘院长最后谈到,「未来的发展也有几个关键词,精准,精细,精致。燕达医院正在努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为区域内患者做好医疗服务。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夯实学科建设,弥补与国内强势学科的理论厚度和实践差距,同时也要结合区域内患者的需求和我们的自身能力,培育出一批优势专业,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建设和医院标准化建设,让老百姓更放心,更便捷,更舒心。」

 

燕达国际健康城坐落于北京东燕郊,由河北燕达医院、燕达康复中心、燕达养护中心、燕达医学研究院、燕达医护培训学院五个板块组成。河北燕达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床位3000 张,拥有50 多个临床学科,拥有各专业重点人才300 余名。燕达医院依托与多家北京三甲医院所搭建起的联盟共建平台,不断探索与加强人才梯队的建设及科研工作的长效发展,以重点专科为龙头、综合科室全面并进的战略型学科建设发展布局,为广大到院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