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周晶
本病例患者 61 岁,常年抽烟,并患有糖尿病,主动要求制定个性化体检。因结直肠肿瘤评分问卷为高风险,在体检中完善了粪便 DNA 检测,阳性结果后行肠镜检查,于肠腔内发现大小不等息肉。术后复查,再次发现小型息肉,经处理后出院。
定制化体检 糖尿病病史 结肠多发性息肉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复查肠镜 便潜血及肿 瘤标志物阴性
杨先生,61 岁,退休干部。主诉:个性定制化体检发现结肠息肉收入院。既往史:有糖尿病病史 5 年余。个人史:吸烟 20-30 支 / 天,饮酒 250ml/3-5 天。家族史:无肿瘤家族史。
长安心®检测:阳性
肠镜检查结果:回盲部未见异常;升结肠可见一大小约 0.6cm×0.6cm 息肉;距肛门 80cm 可见一大小约 1.2cm×1.2cm 广基息肉,表面明显充血发红,距肛门 20cm 可见一大小约 0.6cm×0.6cm 息肉。检查诊断:结肠多发性息肉。
入院时完善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血液肿瘤标志物、胸腹部 CT 等均为阴性。行 ESD 手术。
病理结果:横结肠-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乙状结肠-管状腺瘤。
半年后复查肠镜结果:回盲部未见异常。升结肠、肝曲、横结肠、降结肠、脾曲、乙状结肠肠腔均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退镜至距肛门口约 20cm 可见一大小约 0.2cm×0.2cm 息肉,用一次性活检钳钳除;直肠黏膜光滑,血管网清晰恢复良好。退镜至距肛门口约 10cm 可见一大小约 0.2cm×0.2cm 息肉,用一次性活检钳钳除。检查诊断:结肠多发性息肉。
本病例中的受检者因常年吸烟并患有糖尿病,因此主动要求定制化体检,在血常规、大便常规、血液肿瘤标志物、胸腹部 CT 等均为阴性的情况下,由粪便 DNA 检测技术检出异常结果,从而接受肠镜检查,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最终将肠癌扼杀在摇篮里。
85%~90% 的散发性结直肠癌遵循正常结肠黏膜→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结直肠癌的癌变途径,尽管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但大部分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进展缓慢,筛查窗口期充分,非侵入式粪便 DNA 检测和结肠镜检查的筛查手段有效且便于推广,使得早期发现和处理癌前病变成为可能。
粪便 SDC2 基因甲基化检测获得多个指南共识的推荐,能检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敏感度高于粪便隐血试验[1]。
此外,该病例中的两次肠镜结果说明,多发性的大肠息肉摘除后有复发的可能性,多发性的大肠息肉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和肠道细菌的异位、粪便的刺激相关。在息肉切除后应定期的复查,如发生了复发,可再次行肠镜下的息肉切除术加以治疗[2]。肠镜医师无法绝对保证肠镜不漏诊,粪便 SDC2 基因甲基化检测是有针对性的「精查」,如果检测结果阳性,可以指导肠镜医生更细致地发现肠道隐患。
* 本病例仅用于学术交流。
[2] 东帅. 结直肠息肉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的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