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康龙化成体外生物学副总裁贺芳博士:不断奔跑生物医药前行者
投票成功

2021-12-09

0

分享

一周跑 7 天,每天至少 7 公里。
 
在东方欲晓之际完成这场痛快淋漓的晨跑,总是能够令贺芳博士精神饱满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中来。
 
「自从加入康龙化成以来,晨跑几乎成了她开启新一天的固定模式。
 

如果,将人生比作一场跑步,不同的发展方向比作不同的赛道,那么在贺芳看来,无论是选择从基础研究转向至新药研发,还是从埋头研究到成为康龙化成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带领团队,亦或是努力维系工作与家庭的和谐,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召,不惧「切换赛道」,全身心向前「奔跑」,方才是最好的选择。

 

毫不犹豫,踏入了药物靶点研究的人生新赛道

在进入新药研发行业之前,「我一直住在象牙塔里」,贺芳笑言。

作为一位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她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药理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并有过在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经历。

「正常情况下,我的职业生涯很大可能是在一所大学执教,而后按部就班地申请基金资助、培养学生,在开展好科研与教学的同时,完成职称的逐级晋升。」

但这样一眼就能望到头的路径与自己渴望挑战的个性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事实上,在求学及博后期间,通过对孤儿 G 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贺芳心中早已埋下了去新药研发领域大展拳脚的种子。

在她看来,「GPCR 是一大类膜蛋白受体的统称,是最为重要的药物靶点分子之一,被公认为药物研发的『宝藏』」。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药物当中,在一段时间里有超过 40% 的新药都以此为靶点。

相较基础研究,从事新药研发能够更直接地将自己所学造福于患者,「而且还能开启人生另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赛道」。这一美好憧憬令贺芳在接到康龙化成的盛情邀请时,「我几乎没有犹豫便迅速做出了加入的决定」

彼时的康龙化成正在由从单一的化学合成服务商向包括合同研发服务(CRO)在内新药研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这一前瞻举措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的新药研发模式正在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1980 年代,为了降低成本、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提升成功率与效率,欧美制药企业纷纷选择将研发外包,由此催生了 CRO 的呱呱坠地。

新世纪以来,中国 CRO 行业迎来了大浪逐新的时刻,而且得益于以赛默飞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上游技术公司在这一领域的长期积累,行业发展再获助力,使其产业链延伸至合同生产组织(CMO/CDMO)、合同销售组织(CSO)等药品全生命周期的方方面面。

贺芳还特别提到,2015 年后中国鼓励新药创制的顶层设计陆续出台,创新药研发获得更多鼓励,CRO 行业的发展动力因此也愈加强劲。

天时地利人和,在诸多利好因素综合作用下,进一步坚定了她在创新医药研发赛道上全情奔跑的决心和信心。

 

全情投入,迎来「转型」新机遇

时至今日,康龙化成已发展成为我国 CRO 行业的「七龙珠」之一,并为包括小分子、大分子和细胞与基因治疗药物在内的多疗法药物研发打造了一个贯穿药物发现、临床前及临床开发全流程的研发生产服务体系。

「公司多样化的业务体系让我可以直接接触到新药研发的全部流程,而且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得到了大量与全球一流药企和药物研发精英交流碰撞的机会」,这为她的快速成长营造了得天独厚的氛围,也为她寻求新的挑战搭建了广阔的舞台。

机遇和挑战悄然而至。

当贺芳收到康龙化成任命她为副总裁的消息时,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自己在研发领域的实力表现得到了公司的充分认可;忐忑的则是自己的人生又一次面临切换赛道的重大挑战:在新的岗位上,既需要自己更好发扬研发方面的优势,又需展现良好的管理能力,以满足公司发展战略的需求。

此前在研发领域的长期深耕令贺芳对药品研发趋势的最新动向,以及技术工艺的新进展有着敏锐的嗅觉,并能够不断思考其在研发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在新岗位的技术领域,贺芳可谓游刃有余:譬如在进行化合物筛选时,她很早就意识到自动化管理与操作以及后续试验流程自动化的重要性。为此,她与合作伙伴一起,在 2012 年就帮助公司建立起了自动化化合物管理操作系统。该系统以强大的知识产权保护为基础,准确可靠且可重复性高,为实验数据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跟科研能力一样,管理能力培养起来也非朝夕之功」,贺芳坦言,「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在实践中探索真知。在这条赛道上一旦出发,就不能松懈,需要不断前行」。

贺芳抓住公司给予了一切培训学习的机会,自己也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总结,有意识地积累提高管理能力。

回首在管理这条赛道上的前路,她有着很深的感悟:「做好部门级别的管理,一方面要聚焦目标,另一方面则要依靠团队」。

在康龙化成的发展战略图景中,体外生物学部门承担着开发多样化高通量的生化和细胞学平台,并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基于孔板的药物活性筛选和体外药物安全性评价,以及在细胞和组织水平上开展生物标记物评价的重任。

而她的工作重心则是:「以公司战略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确立部门的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而后参与和监督方案的落实及目标的实现」。她强调,部门工作的所有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聚焦于这些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部门发展融入到公司发展的总体轨道中,同时也能赢得更多资源支持」。

除此之外,如何赋能团队也是贺芳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她打趣道:「想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管理者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事无巨细事必躬亲,而要像曹操那样懂得『解放』自己」。尤其是管理以高学历人群为主的研发团队时,贺芳强调在建立「平等、廉洁」的团队文化的基础上,要对团队成员予以充分信任和授权,激发其内驱力和主观能动性,才利于团队建设的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

目前,贺芳管理着逾 350  人的研发团队,其中过半数是和她一样的女性。对体外生物学团队的表现,她感到非常自豪。

就在 2020 年初中国新冠疫情胶着期间,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各行各业开展业务都面临严重困难,康龙化成也不例外,但此时团队恰好接手了一位重要客户的新课题,而竞争对手是欧洲一家有着 30 年研发经验的资深公司。在这样的不利局面下,依靠团队的众志成城和群策群力,终于抢在对手之前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交付。此举不仅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而且也令其感受到康龙化成研发团队使命必达的实力。

「这样的团队,就是对我在管理这条『新赛道』上的最好肯定!」

 

但行「好」事,开启更美前途

受社会、经济、文化、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职场上的性别差异长期存在。这不但是女性热切关注的议题,而且也是社交媒体「热搜榜」的常客。

「女性是否适合从事新药研发」?自然成为了人们经常会问到贺芳的一个问题。

研发活动是脑力劳动,加之自动化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体力差异在这个职业中无足轻重,当然非常适合女性从事」,贺芳无比肯定地说到。

但似乎是马上想到了自己在科研赛道上的历程,她略微沉吟之后接着又说:「但年轻女性进入这一行业之前,首先应叩问自己的内心,是否热爱研发事业。只有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在行业中才能走得更远」。

在道破这一关键所在之后,贺芳一下子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作为在制药行业中优秀的研发人才、又成功转为管理者的「过来人」,一条条自己的观察和观点不断分享出来。

「研发是面向未知的探索,在这条路上,年轻女性首先应当着重培养自己的抗打击和抗挫折能力」。尤其是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仅有万分之一,得到非预期或是失败结果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唯有具备了抗打击和抗挫折能力,才能做到事后冷静复盘,再迎新的挑战。

「在进入制药行业之后,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自己的能力及意愿,要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确立未来不同阶段的目标」。可以说,人生际遇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良好的规划以及坚决的执行力,而且有了规划,在工作中成长将更加有的放矢,也利于自己在职场中攀登得更高。

「无论哪个行业,想要在其中实现自我、有所作为,压力的试炼无疑是必须通过的关卡。但是一味自我承担并不可取。」

贺芳坦言,随着职位的上升,肩头的责任也愈重。这时,一个和睦的家庭、自我的业余爱好可谓至关重要。

家庭,既是我也要用心经营的一条赛道,也是我最好的港湾」。

主动地与家人分享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既可以有效纾解压力,还能够维系工作与家庭的和谐。对她来说,每每结束一天的忙碌工作回到家中后,看到丈夫关爱的眼神和儿子灿烂的笑脸,满身的疲倦仿佛一扫而空。

业余爱好,可以有效对冲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

谈及此处,贺芳再次提到了自己晨跑的习惯。她透露,只要不出差,每次晨跑几乎都有丈夫的陪伴。在跑步过程中,她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是双方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工作中的点滴。这样的交流就像一场头脑风暴,身处不同行业的彼此更能识得对方行业的「庐山真面目」。很多时候,他从另一个角度的提点,往往有攻玉之效,自己的三言两语也能令丈夫感受到柳暗花明的又一村。

从科学家脑海里的灵光一现到造福全世界患者的一粒粒药丸,跨越这一「鸿沟」需要一次次的上下求索。

正如贺芳博士所感悟与体会到的那样,想要抵达成功的终点,不能仅凭一时的热血,而是要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寻找方向,并全身心的不懈「奔跑」。

追随本心,全情投入,她就是在生物医药路上不断奔跑的前行者——贺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