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医工结合领域的探索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创新生态。除了备受关注的 AI 共情医生项目外,医院在多个前沿方向都取得了重要突破。王崴医生重点介绍了在肠道菌群研究方面的进展:「在我们学科带头人马现仓教授的主导下,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通过神经免疫反应深刻影响着大脑功能和神经网络,这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开发了个性化的菌群配方,这与普通的益生菌产品有着本质区别。」
此外,医院还建立了完善的医工结合支撑体系,这种机制创新为科研突破提供了制度保障。王崴医生详细介绍了医院的创新实践:「作为交通大学的附属医院,我们与电信学院、物理学院等工科院系保持着紧密的日常交流与合作。医院建立了固定的交流平台和合作项目,促进医学与工程学的深度交叉融合。」这种机制使得医学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往往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火花。
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医院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研发模式。王崴医生以粪菌移植技术为例说明:「从菌群的洗涤提纯到活性保留,再到胶囊产品的制备,我们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技术体系。目前这些产品在调节儿童孤独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方面都显示出良好效果,相关临床研究和试验正在积极推进中。」
医院还特别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确保科研成果能够真正服务于临床需求。王崴医生强调:「我们的所有研究都立足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诸如 AI 共情医生的开发就是为了应对更多患者(尤其像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激增这一现实挑战。」